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百億估值背后,起底智譜AI

2023-12-19 18:28
產業(yè)家
關注

在國內大模型競爭愈發(fā)競爭激烈、難落地的當下,智譜AI的模式有什么特殊之處?以及被資本追捧的它能給中國大模型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思考? 

作者|斗斗 

出品|產業(yè)家 

對于智譜AI而言,很長一段時間里,“眾星捧月”這個詞再合適不過。

前段時間,智譜AI的最新一筆融資再次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,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。公開信息顯示,新一輪融資金額超過 25 億元人民幣,加上前幾輪融資,智譜AI市值已經突破百億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方的豪華陣容,包括社;鹬嘘P村自主創(chuàng)新基金(君聯資本為基金管理人)、美團、螞蟻、阿里、騰訊、小米、金山、順為、Boss 直聘、好未來、紅杉、高瓴等多家機構,以及包括君聯資本在內的部分老股東跟投。

在這場“百模大戰(zhàn)”中,智譜AI無疑是被寄予眾望的一個。
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就目前來看智譜AI能商用的ChatGLM3只有6B版本,對標GPT 3.5商用高參數版本仍有距離。尤其是在阿里正式開源72B參數模型之后,智譜亦會面臨不小的壓力。

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是,智譜AI的優(yōu)勢究竟是什么?未來發(fā)展的想象力在哪?以及其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下,如何解題?挖掘其頻繁融資的另一面。

一、百億估值,憑什么?

從3月份開源第一代到現在7個月之后迭代到第三代,智譜AI發(fā)展十分迅猛。

在最新發(fā)布第三代基礎大語言模型ChatGLM3系列。官方表示該模型的性能較前一代大幅提升,是10B以下最強基礎大模型。

具體來看,按照MMLU排序,在所有規(guī)模的模型對比下,ChatGLM3-6B得分排序第9,但是前面8個模型最小的也是140億參數規(guī)模的Qwen-14B,如果按照GSM8K排序,ChatGLM3-6B-Base甚至排到第三,超過了GPT-3.5的57.1分。

可見,智譜AI趕超OpenAI不是空穴來風。

想要深入挖掘智譜AI的優(yōu)勢,就不得不從國產大模型發(fā)展、落地的諸多難題講起。

一項新技術的價值幾何,商業(yè)化變現是最直接的檢驗方式。在國內一眾大模型廠商中,可以說大部分都還處于講技術、講發(fā)展的階段。對于商業(yè)化落地,基本處于一個探索階段。

而智譜AI早在創(chuàng)業(yè)前就已經服務B端,目前客戶已經超過1000家?梢娖洚a業(yè)落地、商業(yè)化變現更有前景。

大模型落地又一個極為重要的前提,便是數據安全。智譜AI 作為國內唯一全內資、國產自研的大模型企業(yè),它推出的 GLM 國產芯片適配計劃,面對不同類型的用戶不同類型的芯片提供不同等級的認證和測試,可真正實現安全可控。

這個優(yōu)勢,從某種意義上可以完全俘獲央國企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大型企業(yè)。“國企央企,想做模型能力或者接入,智譜都是無論如何都是繞不開的選項。”某業(yè)內人士對產業(yè)家說。

此外,還有人的因素。在一級市場,早期投資就是投人,這一點在所有初創(chuàng)公司都適用。智譜AI的“前身”是清華KEG(知識工程實驗室),CEO張鵬本科畢業(yè)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;董事長劉德兵師從高文院士,曾任清華數據科學研究院科技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;總裁王紹蘭為清華創(chuàng)新領軍博士。

總體來看,智譜AI具備了落地經驗、人才完備、資金充足、技術到位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。這種條件也使其在一種大模型廠商的賽跑中,率先脫穎而出。然而這只是表象。

路徑選擇上,不同于比較主流的 GPT,智譜 AI 采用的是 GLM,智譜AI提出了全新的GLM(通用語言模型)路徑。訓練效率比GPT更高,也能理解更復雜的場景。

在大模型落地層面,其沒有選擇推出行業(yè)大模型,而是說服行業(yè)客戶在通用大模型基座上做微調。在CEO張鵬看來,只有一定規(guī)模的通用大模型,才能實現類人的認知能力涌現。

此外,為了提高大語言模型作為AI Agent的表現和能力,清華大學和智譜AI推出了一種新的方案——AgentTuning,可以將有效增強開源大語言模型作為AI Agent的能力。

智譜AI獲得資本和互聯網巨頭青睞的原因,不僅僅是因為其技術,更在于其在路徑、模式、策略上的選擇,以及對自身大模型底層定位的明確。

用CEO張鵬的話來說,智譜AI的全線產品與 OpenAI 的產品已經做到了對標。

那么,就當下而言,除了被驗證的路徑和模型,智譜AI有沒有其它待完成的拼圖?

二、商業(yè)化、AI開源和避不開的資金

通過智譜AI商用授權的模型版本來看。目前僅限于6B,即60億參數。而從OpenAI開源模型來看,GPT-3 為具有 1750 億參數的自回歸語言模型,OpenAI 已將其部分開源;GPT-3.5具有 1375 億參數,同樣有一部分已經被開源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阿里最近也開源了72B參數的模型。要知道目前的大模型應用,多處于大力出奇跡階段,更大的參數,意味著更好的落地效果。

可以發(fā)現,雖然智譜AI作為國內第一開源大模型,有著較強的技術架構,但對標OpenAI以及國內大廠商業(yè)授權的模型規(guī)模上來看仍有一些距離。且隨著阿里更大參數的開源模型發(fā)布,智譜AI在6B模型上的優(yōu)勢或將變弱。

而想要補齊這個短板,則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。

“如果智譜AI背后也能有一個像微軟這樣的金主,會十分亮眼。”某業(yè)內人士對產業(yè)家直言。

事實上,隨著智譜AI大模型能力持續(xù)提升,訓練參數自然也需要提升,對算力、存儲等需求也會增加。這在資金上以及資源調度上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難題。

粗略來看,私有化部署一個130b規(guī)模的大模型,一年費用接近4000萬,但這4000萬花出去能帶來多少價值,卻是一個未知數。在AI大模型部署方面,目前小企業(yè)付費能力弱,大企業(yè)要么自研,要么還處于了解、認知階段,商業(yè)化落地較難。

資金從哪來,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
“智譜開源6b模型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告訴市場,我這有更好的,看你愿不愿意花錢。”某業(yè)內人士對產業(yè)家說。對于智譜AI而言,開源6B展示實力,以及拉投資是較為明顯的解法。

而另一個解法,則是擴大“朋友圈”。

眾所周知,互聯網巨頭在計算、存儲能力以及數據資源方面有著較大地優(yōu)勢。而對于智譜AI而言,這些都需要其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搭建。與巨頭的合作,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研發(fā)成本、提高研發(fā)效率。此外,智譜 AI 還可以借助云廠商的市場地位和渠道,推廣自身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服務。

另一邊,由于大模型需要部署在云上,按照數據運行付費,越多的用戶使用模型和資源,對云算力的需求量就越大,云廠家的收入也就隨之增加。且云廠商則可以借助智譜 AI 的技術實力,提升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。

總體而言,對于云廠商而言,可以拉動自身云收入;對于大模型廠商,可以減少基礎設施的投入,可謂一石二鳥。

目前,智譜AI已經與阿里、騰訊、美團等企業(yè)展開一系列合作。

從這點來看,智譜AI之所以“眾星捧月”,更在于其開放、融合的商業(yè)模式,在國內大模型競爭愈發(fā)競爭激烈、難落地的當下,智譜AI的模式更能推動大模型的落地以及加速大模型生態(tài)的發(fā)展。

智譜AI的這種模式,也為其自身以及國內大模型未來的發(fā)展業(yè)態(tài)帶來了一些新的想象力和思考。

三、國產大模型未來在哪里?

“模型能開除一半人,企業(yè)才會考慮用。”在與某行業(yè)人士的溝通中,其表達了對當下大模型商業(yè)化路途之遠的觀點。

客觀來看,目前國內大模型的業(yè)態(tài),屬于百花齊放,已經開始出現同質化的特征。這不僅會造成算力等基礎設施的非合理化使用,更或造成非良性的競爭。

目前,大模型落地進程較慢,加上仍舊如春筍般往外冒的大模型創(chuàng)業(yè)熱潮,必將產生大量泡沫。對于國內大模型廠商而言,以生態(tài)之力,各司其職推動大模型商業(yè)化落地,無疑是一個最佳選項。

事實上,目前國內外主流大模型在算法層面尚不存在代際差,但是在算力和數據方面存有差距。

通過大力支持通用領域國內頭部科技企業(yè)研發(fā)自主可控的國產大模型,同時鼓勵各垂直領域在大模型基礎上,利用開源工具構建規(guī)范可控的自主工具鏈,既探索“大而強”的通用模型,又研發(fā)“小而美”的垂直行業(yè)模型,就可以逐漸構建基礎大模型和專業(yè)小模型交互共生、迭代進化的良好生態(tài)。

在大模型生態(tài)愈發(fā)完善下,也將帶來一些新的變化。

首先是模型質量的提升。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資源的投入,未來的大模型將具有更高的精度、更強的理解能力和更廣泛的適用性。這不僅意味著它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然語言,還能夠進行更多的復雜任務,如翻譯、推理、創(chuàng)作等。

其次是更豐富的應用領域。除了傳統(tǒng)的文本處理之外,大模型也將在語音識別、圖像生成、視頻理解和推薦系統(tǒng)等領域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。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更多的場景中享受到AI帶來的便利。

此外,未來大模型將更加定制化,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模型,并進行定制化配置。這將使用戶能夠更加靈活地利用大模型來解決自己的問題。

在大模型生態(tài)中,數據將變得更加共享和開放。機構和企業(yè)之間可能會加強合作,共享優(yōu)質數據資源,從而促進大模型技術的發(fā)展。這種合作將為大模型的開發(fā)和應用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。

新的科技浪潮襲來,就必然需要一些企業(yè)承擔一些使命。著眼當下,技術架構是大模型走出來的重要標準;遙看未來,想要站在AI大模型浪潮之上,生態(tài)構建力愈發(fā)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原文標題 : 百億估值背后,起底智譜AI
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
掃碼關注公眾號
OFweek人工智能網
獲取更多精彩內容
文章糾錯
x
*文字標題:
*糾錯內容:
聯系郵箱:
*驗 證 碼:

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