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oNTech,在抗腫瘤的路上越走越遠
2021年夏天,成立超過10年的BioNTech,靠mRNA新冠疫苗名利雙收。但正所謂,英雄為時勢所造,亦當適時合勢。
新冠紅利消散,如今的BioNTech在抗腫瘤的路上越走越遠。
7月20日,普米斯生物宣布與BioNTech達成戰(zhàn)略研究合作、項目引進選擇以及全球許可協(xié)議。根據(jù)協(xié)議條款,BioNTech將與普米斯生物的雙抗和單抗管線進行潛在合作。
這不是BioNTech第一次引進腫瘤管線,也不會是最后一次。
/ 01 / 接連引進腫瘤管線
BioNTech對腫瘤管線有多期待,通過其與中國創(chuàng)新藥企的聯(lián)姻節(jié)奏就能窺探
7月11日,BioNTech牽手道爾生物,雙方將利用道爾生物的一個未被披露的靶點,進行未來潛在合作的可能。
道爾生物是華東醫(yī)藥旗下的子公司,專注于多抗研發(fā)。此前,道爾生物就曾與默沙東牽手,探索Claudin18.2抗體DR30303與K藥的聯(lián)用效果。
更早之前的4月份,BioNTech與ADC藥企映恩生物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引進后者兩款ADC新藥DB-1303、DB-1311中國地區(qū)以外的全球權益,其中DB-1303是當前極為火熱的HER2 ADC。
而BioNTech投資的力度,更能彰顯其深耕腫瘤領域的決心。例如,其與映恩生物的合作,首付款高達1.7億美元,后續(xù)的里程碑款高達15億美元,還有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。
沒辦法,在新冠疫苗之后,暴富過的疫苗企業(yè)需要一場新的勝利來證明自己。
/ 02 / 后新冠疫苗時代的探索
隨著疫情的消退,哪怕是英雄也要面對窘境。當年因mRNA新冠疫苗崛起的BioNTech,正站在收入斷崖的邊緣。
2022年,BioNTech憑借新冠疫苗收入173億歐元,但公司預計,2023年業(yè)績下降幅度將達70%。在這一背景下,BioNTech不得不進入更多領域,
這也不是BioNTech一家企業(yè)的遭遇。國內的mRNA企業(yè)也在轉身,例如當紅炸子雞艾博生物也把重心轉向了腫瘤領域。
今年6月下旬,艾博生物的ABO2011注射液臨床獲批,適應癥為系統(tǒng)化標準治療后進展或轉移的晚期實體瘤。
當然,在轉身的也不僅僅是mRNA企業(yè),也包括三葉草生物等一開始就全身心押注新冠疫苗的企業(yè)。
落后的新冠疫苗未能搶占市場,三葉草生物股價一路下跌,在“仙股”的邊緣徘徊。當前,三葉草生物開始布局流感疫苗等新領域,企圖打一個翻身仗。
一個史無前例的風口過去了,參與角逐的選手們接下來需要用更多的耐心,去換更大的野心。
原文標題 : BioNTech,在抗腫瘤的路上越走越遠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圖片新聞
最新活動更多
-
2 石藥集團的陽謀
-
10 科源制藥并購“大戲”深解
-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光器件研發(fā)工程師 福建省/福州市
- 銷售總監(jiān)(光器件)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(jīng)理 上海市/虹口區(qū)
-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研發(fā)工程師 北京市/昌平區(qū)
- 技術專家 廣東省/江門市
-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