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權投訴
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復盤美國汽車工業(yè)發(fā)展史:汽車時代又一次掀開了新的篇章

2022-08-17 17:07
汽車新紀元
關注

4

1973年,中東戰(zhàn)爭引發(fā)石油危機,電荒油荒遍布歐美,美國經濟狂飆的腳步戛然而止。

半年時間,美國國內的石油價格翻了四倍,五分之一的加油站無油可加。

為了應付暴躁的車主,加油站的老板不得不端起了槍。

油荒的陰云同樣籠罩在歐洲,英國號召全家人擠在一間房內取暖,德國私家車每月只能行駛三天。

接連發(fā)生的石油危機擊碎了美國人戰(zhàn)后高漲的自豪感,物價上漲,失業(yè)率攀升,迷茫無措的年輕人癡迷于搖滾和朋克,試圖在激烈的音樂中麻醉自己。

1975年,尼克松總統(tǒng)在電視講話中悵然若失,“繁華時代我們過得太浪費了,奢侈品都被當成了必需品”。

此時,美國人終于意識到,汽車就是個代步工具,能開就行。

危機之下的美國車企同樣步履維艱,油價上漲不僅僅是人們加不起油,企業(yè)的生產成本同樣水漲船高。

可惜,三大車企并沒能真正警醒,早期的榮耀和火熱的銷售紀錄,使得車企依然陶醉在毫無節(jié)制又華而不實的設計理念中。

各領風騷數(shù)十年,復盤美國汽車工業(yè)發(fā)展史

1978年,克萊斯勒公司總算想起開發(fā)小型車,靠抄歐洲同行“作業(yè)”,推出了普利茅斯Horizon和道奇Omni兩款前驅小型車,受到市場的歡迎。

但是,美國汽車市場早已被更便宜以及油耗更低的日本汽車所占領,美國汽車產業(yè)危機四伏。

1979年,美國汽車總產量從之前的1287萬輛降到1147萬輛。日本汽車則在美國銷售超240萬輛,占同期進口車總數(shù)的80%,相當于美國汽車國內銷售總額的20%。

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狂飆突進,讓美國車企驚呼這是“又一次珍珠港事件”。

這話也不算過分,受到日本汽車的沖擊,三大車企個個風雨飄搖:通用虧7億多美元,福特虧15億美元,克萊斯勒虧損更是達到17億美元,瀕臨破產。

同一年,總統(tǒng)卡特發(fā)表了電視演講,坦承“這場危機正讓我們越來越質疑自身生活的意義”。

危機并不是一天造成的,從1973年開始,油價波及下的美國汽車銷量已不斷下滑,可惜美國三大車企并沒能及時應對。

客觀分析,美國大排量車早期火爆一方面歸功于產業(yè)技術的不斷提升,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發(fā)達的高速公路?稍谑臀C到來后,通貨膨脹,購買力下降,面對大排量車,消費者不但買不起,也開不起。

更尷尬的是,美國車眼睜睜看著日本車不斷蠶食自己的市場,卻始終無法打入日本市場。

這里面既有美國車不適合日本國情因素,也有日本政府限制進口車入境的客觀原因。

感受到壓力的美國車企始終沒能拿出有效對策,反而指望政府不斷向日本施壓。

20世紀80年代,從里根政府開始,美國對日本發(fā)起了15次調查,從汽車逐漸波及鋼鐵、電子產品等。

日本政府也很聽話,逐漸限制對美國的汽車出口。

輸入美國的日本汽車數(shù)量是減少了,但美國國內對日本車的需求量并未減少。

沒辦法,美國車企研發(fā)的速度總是趕不上日本,一招不慎,步步落后。

90年代初,冷戰(zhàn)結束后的世界又開始了追逐資本的游戲。

1998年,克萊斯勒接受了戴姆勒-奔馳遞來的“橄欖枝”,成為一家超級跨國企業(yè)。

可由于彼此文化理念不同,經營思路差異太大,2007年,雙方最終以分手告終。

單飛兩年后,搖搖欲墜的克萊斯勒再也撐不住,申請破產保護,隨后被意大利的菲亞特汽車公司收購。

1999年,看到克萊斯勒與戴姆勒-奔馳“聯(lián)姻”,感受到壓力的福特以65億美元接盤了瑞典的沃爾沃。

可惜,由于“消化不良”,在克萊斯勒和戴姆勒-奔馳分道揚鑣后第二年,福特也忍痛以18億美元將沃爾沃賣給了中國的吉利集團。

福特同時售出的還有旗下的捷豹和路虎,對象是印度塔塔汽車公司。

賣出這些品牌并不能說明福特有多么失敗,相反由于及時脫手,使得福特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中,唯一沒有破產的美國車企。

是的,美國三大車企中除了福特,另外兩家都曾申請過破產。

<上一頁  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下一頁>  余下全文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(lián)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文章糾錯
x
*文字標題:
*糾錯內容:
聯(lián)系郵箱:
*驗 證 碼:

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